新闻动态

白坤峰讲红楼梦(146)妙玉之妙(二)

 (内容见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 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)

              作者 白坤峰

    《红楼》之美在于细节,例如,妙玉是如此高洁甚至到了洁癖的程度,刘姥姥喝过茶的名贵杯子,她厌弃而不收。然而,她用自己日常所用的绿玉斗为宝玉倒茶,你说,这不是爱还能是什么:

 

 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。一个旁边有一耳,杯上镌着“<分瓜>瓟斝bān bó jiǎ”三个隶字,后有一行小真字是“晋/王恺(晋代大富翁)珍玩”,又有“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(苏轼的老家,在四川)苏轼见于秘府”一行小字。妙玉便斟了一斝,递与宝钗。那一只形似钵而小,也有三个垂珠篆字,镌着“点犀{上乔下皿qiáo}”。妙玉斟了一{上乔下皿}与黛玉。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。

 

  “<分瓜>瓟斝”是一种高级天然手工艺术品,瓟,就是匏bó,葫芦。在葫芦幼小时,用斝形的模具套上,使之长成古朴的斝状,形似圆口三足的青铜酒器斝。龚自珍见了,必定要写一篇《病葫芦馆记》。我也反对这种变形式所谓艺术。更奇的是这玩艺是大有来头的,王恺珍玩过,苏东坡欣赏过,一句话,不是一般地值钱。“点犀{上乔下皿qiáo}”,即用带有斑点的犀牛角制做成的茶、酒器皿,中国不产犀牛,所以这东西必定是外国使者进贡的。今天的我们不应该再提倡象牙、犀角艺术品了,太血腥也太有损生态。

  那只绿玉斗必定也更有意义,是纯翡翠也未可知。洁癖的妙玉用自己所用的此杯让宝玉喝茶,不知黛玉妹妹吃醋了吗?

 

  宝玉笑道:“常言'世法平等’,她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,我就是个俗器了。”妙玉道:“这是俗器?不是我说狂话,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。”

  宝玉笑道:“俗说'随乡入乡’,到了你这里,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。”

  妙玉听如此说,十分欢喜,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(大碗,或写为“上台下皿”)出来,笑道:“就剩了这一个,你可吃的了这一海?”宝玉喜的忙道:“吃的了。”

妙玉笑道:“岂不闻'一杯为品,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,三杯便是饮yìn 牛饮骡了’。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?”说的宝钗,黛玉,宝玉都笑了。

 

  “不是我说狂话,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。”这一句话,足以表明妙玉的家早年是何等富贵,大家想想,就那些茶杯等等都是文物,都是故宫博物馆的一级文物、特级文物,都是家传的玩艺,光是有钱是买不到的。

  妙玉在整个《红楼梦》中是一个谜,她是在贾府兴建大观园时,随同被买来了女戏子、小和尚小尼姑等一起进了贾府的,“此时王夫人那边热闹非常。……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(报告):'……有一个带发修行的,本是苏州人氏,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。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,……入了空门,方才好了,所以带发修行,今年才十八岁,法名妙玉。如今父母俱已亡故……’王夫人不等回完,便说:'既这样,我们何不接了她来。’”(见第十八回)

  林黛玉是扬州人,妙玉是苏州人,两个南方姑娘,都来到了北方异乡大观园。(扬州在长江北岸,文化意义上属于江南)她为什么遁入空门?体弱多病是唯一的原因吗?其家是怎条败落的?曹公没有讲,假如讲了,又是另一个林黛玉式的长篇故事。

  不要羡慕妙玉对政治、对社会、对俗世、对名利都看破,我倒要反问一句,她能不能,她敢不敢对政治、对社会感兴趣?她是自甘修行还是以修行作为心灵解脱?

  好,我们接着谈她对宝玉的爱,中国人对爱的理解是隐性的,欲亲反疏,欲热反冷,林妹妹是这样,妙玉姐姐也是这样。这两个“玉”,有相似处:

 

  妙玉正色道:“你这遭吃的茶是托她两个福,独你来了,我是不给你吃的。”宝玉笑道:“我深知道的,我也不领你的情,只谢她二人便是了。”妙玉听了,方说:“这话明白。”

  黛玉因问:“这也是旧年的雨水?”

  妙玉冷笑道:“你这么个人,竟是大俗人,连水也尝不出来。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(山名,在苏州市光福镇)蟠香寺住着,收的梅花上的雪,共得了那一鬼脸青(深青色)的花瓮一瓮,总舍不得吃,埋在地下,今年夏天才开了。我只吃过一回,这是第二回了。你怎么尝不出来?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(轻清可口),如何吃得?”

 

  妙玉故意严肃地冷淡宝玉,真好玩。宝玉搞应试虽不开窃,但谈情说爱还是灵性颇深的,立刻明白妙玉的背后之意。整个书中,没有人敢与妙玉开玩笑,只有一个宝玉还可以淡淡地说上两句。林妹妹本是伶牙利齿,但在妙玉姐姐面前,也只能毕恭毕敬像个小学生了。而且还问了一个很傻很天真的问题,被妙玉姐姐讽刺了一顿,还被迫补习了一番茶文化功课。

  但妙玉有一句话甚妙,“隔年蠲的雨水……如何吃得”,言外之意,自己不吃此水,招待贵客不用此水,可是,读者别忘记了,门外的贾母正在高高兴兴地喝此水。

  妙玉,够哥们,女哥们!她不像王凤姐一样,最好的东西送给领导。

  在妙玉看来,贾母是不配喝这梅花雪水茶的,黛玉宝钗勉强还可以凑边喝一点,真正值得喝的人,乃“天下英雄,使君与操耳”——宝玉与我也。

 

  宝玉和(向,北方习语)妙玉陪笑道:“那茶杯虽然脏了,白撂liào了岂不可惜?依我说,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,她卖了也可以度日。你道/可使得?”……妙玉便命人拿来递与宝玉。宝玉接了,又道:“等我们出去了,我叫几个小幺儿(小仆人)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?”

  妙玉笑道:“这更好了,只是你嘱咐他们,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,别进门来。”……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。妙玉亦不甚留,送出山门,回身便将门闭了。

 

  宝玉为人极为善良,他知道“成窑杯”像“毛瓷”一样值钱,如果留下妙玉这里一定是粉身碎骨,不如送给刘姥姥。如果有一天,孩子说要把什么废品留给捡破烂的人,你作为父母,千万别责备孩子多事。恭喜你,你有一个高尚的孩子。

 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下一篇:没有了